close

文/彭菊仙Chu-Chu 媽咪

一年級畢竟還處在幼兒與兒童的轉換過渡期,一個抓住幼兒特性、向下延伸了解幼教特色的老師,最受到家長們放心與歡迎!同時也較能將一群混亂的小一生有條理的帶上軌道….

 ...就像父母們要接受自己的孩子一樣,期盼老師們也能滿心接受自己班級的風格---我們的孩子,順勢引導與規範,倒也不用在意那些外在的標準,亮眼的教學成果在老師自己享受教學的內心裡,而出於真誠、熱情不滅,日久見人心,我們做家長的都能感受,也不會去在乎那些外在的評斷的! 

 娃娃升小一,谁感受到的壓力最大呢?不是孩子,不是家長,沒錯!是老師!少子化的社會,小一生數量大幅下降,一個一個孩子以尊貴的小王子、小公主之姿踏入校園,這已不只是自己小家庭的大事,而是驚動三代、整個家族的大代誌!孩子集三千寵愛於一身,老師呢?集三千的二、三十倍的----壓--力! 

進入體制內學習,孩子、家長都是頭一遭,心肝寶貝的一動一靜,家長幾乎像在用顯微鏡微觀處理,總有擔不完的心,問不完的問題,發表不完的建議,推陳出新的要求。

 而老師這一端,照顧的層面最廣,指令要下得最大聲,話要說的最清楚,耐心、愛心要最足,EQ要最好,但是面臨的壓力卻最大!

 我覺得一年級的老師真的辛苦!兼具幼教保育與知識傳授雙重工作,入學建檔的行政工作一籮筐,要把班級經營的井井有條,讓家長們心服口服,恐怕是最需要講求班級經營術的年級。

 如何讓我們這些做家長安心?站在家長的立場,先為老師們彙整一下一年級爸爸媽媽最常擔憂的事情: 

有關自我照顧: 
*我的孩子不懂得自己看天氣穿脫衣服

*孩子下課不知道要趕快去上廁所,喝水

*吃飯前不會好好洗手

*傳染病太多,孩子附近的同學生病會傳染

*淋雨

*下課急忙跑步而衝撞受傷

*放學來不及穿外套、穿雨衣

 

有關生活常規: 

*孩子的書包塞得亂七八糟

*孩子的抽屜塞得滿滿

*孩子的抽屜、座位的環境很髒亂

*孩子忘記把東西帶回家

 

有關課堂表現: 
*孩子上課不專心

*老師交代的事情總是有聽沒到

*老師交待的事情總是搞不清楚

*作業、考試粗心大意

*字跡潦草

*作業、考卷交差了事,不檢查

 

有關人際關係: 
*喜歡用肢體挑釁,或是欺負同學

*被同學欺負

*沒有朋友,不會主動交朋友

*反應太慢,動作太慢

*太安靜,被老師忽略

*不乖巧,被老師同學貼上標籤

*被老師用言語羞辱

*被同學排擠

 

孩子升上一年級時,家長們很容易對他們的期許突然間提高,因此對孩子的要求與對待方式也不自覺的突然轉變。上小一的孩子,身形突然拉長,有模有樣的背起書包,正式的課程表、一字排開的課本,這些「升等」的外在物品常常讓我們家長忘記,他們幾個月之前不過還是天天自由自在玩耍的大娃娃呢!

 一年級畢竟還處在幼兒與兒童的轉換過渡期,一個抓住幼兒特性、向下延伸了解幼教特色的老師,最受到家長們放心與歡迎!同時也較能將一群混亂的小一生有條理的帶上軌道。 

因此,雖然小一新生家長的問題一籮筐,平日和婆婆媽媽交換意見,也順帶列出家長們普遍的期望,供老師們參考老師:

 

有關自我照顧: 
*利用介紹校園時,帶領同學實地了解哪些是危險、容易出意外的角落。

*適當的時間,統一提醒孩子穿脫衣服,並給予充分的時間。

*下課前,簡單明瞭的提醒孩子,記得上廁所、喝喝水。

*上整天課時,要求吃飯前仔細洗手,統一作業,並給予充分的時間進行。

*傳染病流行期間,在聯絡本上要求戴口罩。

*傳染病流行期間,在教室前準備酒精消毒,並請股長站哨叮嚀

*用明顯的視覺掛牌提請醒同學進教室時雨衣掛好

*天冷、下雨時,放學時留充分時間,口頭發號施令,讓同學挺一穿好外套、穿好雨衣再放學。

 

有關生活常規:

*開學第一個月,讓每個同學統一將回家功課、發放的單子放在桌上,確定清楚、檢查後,再放統一放入書包,以免忘記帶回。 
*固定時間統一整理抽屜:每天於固定時間,全班統一整理抽屜、工作櫃、掛衣物(如午睡前、午睡後、第一節課前),並排入日常時程。 
*將複雜的動作分解:一次只發一個簡單的步驟,統一做好後,再進行下一個簡單步驟。 
*減少口頭或臨時通知。 
*用小孩能懂的簡單辭語溝通。 
*大小考試,都儘量固定時間:例如:固定於每週星期三考國語「聽寫」,星期五考「考卷」等,並於提前兩天於聯絡本提醒。 
*攜帶特殊用品,能提前於聯絡本提醒。 
*讓散漫的孩子也能有自信的適任「排長」工作:分解動作示範給小排長看,如何有效率、有條理收作業,最好能花半節課示範、實習,每次換排長時再重新教導一次,讓散漫的孩子也能自信的而適任。

 

有關學習與課堂表現: 
*上課前,請老師利用一分鐘讓孩子統一將桌面清理乾淨。

*容易分心的孩子坐在前面,並且與活潑的孩子分開

*控制每次需要孩子極度專心聽講的時間不超過十五分鐘,然後穿插 一兩 分鐘的小插曲,再進行下一個需要極度專心聽講的階段。

*給活潑好動、易分心的孩子一點彈性與容忍、鼓勵。

*給坐不住的孩子勞動服務、擦黑板、收作業,起身走動的機會。

*能夠明瞭天生字跡缺乏美感與草率不用心的區別。

*讓天生字跡美感不足的孩子也能得到鼓勵,給予不同的標準。

*處罰方式能以勞動、運動代替罰抄、罰寫。

*考試時,留予時間,口頭要求統一檢查後再收卷。

*對於容易粗心看錯的題目,老師能挑出來講解、再練習。

*下課前,請同學統一清理桌面。

*請老師能先明確估算所有功課完成時間,期望每天功課能在一小時內完成。

*請老師讓孩子多加練習造句之後,再開始寫小日記。

 

有關人際關係: 
*給動作慢的孩子較長的作業時間。

*引導安靜的同學多多發表意見。 
*動作大的同學,不要安排坐在觸覺敏感、氣質謹慎的同學旁邊。

*嚴格要求、處罰過動、頑皮、散漫的孩子,但不貶損羞辱、詆毀自信。

*如果能利用下課時間,單獨教導反應慢的同學,父母們將感激不盡。

*在課堂上,常常點出、舉例每個孩子的優點,並找機會讓每個孩子展現才華,無一遺漏。

*發現沒有朋友的孩子,能刻意鼓勵和善的同學接近他,並主動邀請他一起玩。

*能用各種不同功能的小印章,讓孩子知道自己哪方面進步或表現不佳。

*對特殊孩子能用完全不同的標準,有進度就鼓勵,恩威並重。

*對特殊孩子能設身處地了解他們的生理因素。

*了解小男孩普遍享受肢體衝突的樂趣,除了嚴格規範,也能創造發洩精力的機會。

 

看完以上洋洋灑灑的期望,不論老師、家長們,是否都真的感受到小一老師的辛苦?!

 

對了,一個班級的管理績效,不是完全用成績、整潔、秩序的量化標準可以完全評斷的,有些班級剛好活潑好動的孩子特別多,再怎麼努力,孩子還是活潑快樂,完全不在乎是否多掛了一個獎牌;有些班級總是死氣沉沉,舉手發言的沒幾個,倒也未必是老師缺乏創意;有些班級,聰明靈活的孩子特別多,上起課來鬧哄哄;也有些班級,乖巧聽話的孩子佔了大多數,好像也少了一些刺激挑戰…,這也就形成各自不同的特殊班風,就像父母們要接受自己的孩子一樣,期盼老師們也能滿心接受自己班級的風格---我們的孩子,順勢引導與規範,倒也不用在意那些外在的標準,亮眼的教學成果在老師自己享受教學的內心裡,而出於真誠、熱情不滅,日久見人心,我們做家長的都能感受,也不會去在乎那些外在的評斷的!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irishouse 的頭像
    irishouse

    IrisHouse彩虹屋

    irishou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